閨蜜琳離婚了,原因是她的老公不會做飯。這件事在我心里引起軒然大波,因為我老公和琳的前夫一樣,都是胃口傲嬌不愿吃外賣,卻又十指不沾陽春水、等待“喂養”的不干家務男。
我把琳的事告訴老公,他埋頭吃飯什么也沒說,吃光一碗飯才后知后覺地看著我,尷尬地問:“會做飯真這么重要嗎?我……要不要學一下?”
看他硬著頭皮要求進步的樣子,我立刻想到懷孕期間他做過的那些黑暗料理:混著幾小塊蛋皮的炒雞蛋、葉片熟成黑綠色的白灼小青菜、西紅柿變成了番茄醬的番茄燒蘑菇……不過,他也算不屈不撓,所做菜品一一失敗后,他篤定地盯住一個字—燉,于是我吃到了豬肉白菜燉粉條。說實話,這菜的味道還是可以的,但吃得不小心會有生命危險。因為老公做菜圖省事,菜葉沒切就丟進鍋里燉,結果我不小心沒咬斷,把一整片葉子吞了下去!至今我還記得那種糟心的感覺,嘔不出來,咽不下去。自此之后,我眼含熱淚地認命了:人生苦短,為了吃點現成的不值得這樣拼命!
想到這里,我趕緊對老公擺擺手,“不不不,咱家廚房有我掌勺足矣!”我的態度讓老公松了口氣,那晚他破天荒地做了點兒家務,拿起水壺去陽臺澆花。我家的花很多,不熟悉業務的老公拿著噴壺在里面竟無從下腳,像練瑜伽一樣單腿站著,身子向前夠著去澆里面的花兒。我啼笑皆非,真不懂這樣笨的一個人是怎樣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得十分出色的,竟能年年都拿到A級年終獎!
日子在繼續,幾個月之后,閨蜜琳選定了新男友,盛情邀請我:“來家里吃飯吧!我男友廚藝很棒!可樂雞翅、酸菜魚、醬香茄子、溜肉段隨便你點!”
來而不往非禮也,幾天后,我回請閨蜜。那天一大早,我去市場買了菜,還順便入手了一盆好看的月季。不想就是這盆月季扭轉了我多年來失衡的心理。中午,加班回家的老公發現了那盆月季,便習慣性地跑過來和我聊天。
“這花好看,多少錢?”
“你猜!”我邊煮酸湯肥牛邊說。
“80塊?”
我滿含深意地看了他一眼。
“猜多了還是少了?不會是100吧?”他明顯覺得100塊貴了。
“35塊。”我得意地報數。
“你太厲害了!怎么做到的?”
“我問老板多少錢?老板說35,我問可以便宜嗎?老板說不可以,我說好的,包起來!”我愉快地揮著手,描繪當時的情形。
“呀,你真會買東西!”老公由衷地欽佩。
這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最不起眼的對話,過來端菜的琳卻羨慕了起來:“這樣還價也獲贊?評委太偏心了。”后來,琳很認真地對我說:“我給你老公頒個獎,年度最佳捧哏獎。你真幸福!”
本以為看重男人廚藝的琳,一定看不上我老公,這個反轉讓我很意外,也讓我忽然明白了一個道理,誰會單純地因為老公不會做飯就離婚呢?大家不過是在婚姻里積夠了傷心,攢夠了寒意,才從最微小的細節中噴薄而出吧!
原來,我們殷殷尋找的伴侶從不是十全十美、十項全能的人,而是在愛情變淡之后,還能讓我們感到愛意的人。所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不會做飯,那可不可以多洗幾次碗呢?不善做家務,可不可以多為愛人點幾次贊呢?
比如我老公,雖然不會做飯,但他懂得欣賞啊,什么事都覺得我做得很好;雖然他不擅于做家務,但他肯在職場努力打拼啊;而且如果我在家務上忙不過來,他也會非常不嫌棄自己笨,趕過來幫忙……
這,就配得起我經過道道繁雜的程序去做一碗他最愛的酸湯肥牛的情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