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出生在西柏坡一個封閉的小山村,從小就對畫畫感興趣,家鄉的山水都是她畫畫的對象。她經常拿樹枝當筆,貧瘠的土地當紙,蹲在地上有模有樣地畫很長時間。
14歲那年,她初中畢業了,為了減輕家里的負擔,她選擇去石家莊打工。她先后做過雞場飼養員、紡織廠工人、餐廳服務員。但是無論做什么,她心中總有一個揮之不去的情結,我要學畫畫!
終于有一天,機會來了。北京八一電影制片廠的美術師孫老師要請一位保姆,她聽到這個消息欣喜若狂,主動要求做她家的保姆。不過她有一個愿望,打工不要工錢,業余時間請老師教她畫畫。美術老師覺得她如此勤奮好學,就答應了她的請求。
1994年,19歲的她只身來到了北京,做起了美術老師家里的保姆。白天她細心照顧家人,業余時間跟老師學畫。
由于她之前從未系統學習過畫畫,因此,剛開始學習的時候,難度的確不小。一開始她畫的畫很難看,老師就手把手地教她,每次她都用心聆聽,只要一有空她就會在那里埋頭作畫。在老師的輔導下,她的進步非常快。
后來她進入八一電影制片廠從事美術工作,這讓她與畫結下了不解之緣。她將自己的全部業余時間都用來作畫。她越是拼命地作畫,越是感到自己畫畫技能的匱乏,她非常渴望能夠得到系統的學習。
于是一個大膽的想法在她腦海中出現了,她想報考中央美術學院。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家人,結果遭到了家人的一致反對:“那么多學生從小到大都在學畫,都不一定能考上中央美術學院。你剛學5年畫,又沒有接受過正規訓練,根本就不行。”
但是她執著地想如果我不試一下,怎么能知道自己不行。
為此,她開啟了瘋狂學習的模式,白天努力工作,夜晚刻苦攻讀。功夫不負有心人,她終于憑借著自己的努力,于1999年考入了中央美術學院。
剛開始她的學習成績是班里最差的,上素描課時,老師可以讓班里任何一個同學來改她的畫。有的老師干脆直言:我帶不了這個學生。老師不輔導她,她就在老師輔導別的同學時站在一旁仔細聽,認真記,回到自己的房間再臨摹。
在美院,像她這個年齡,很多同學都會在花前月下談戀愛,唯有她把自己關在屋子里,每天除了吃飯、上課之外,便一頭扎在畫室學習,人不離筆,手不離畫,把全部的精力和情感都融入畫卷中。
就在此時,她生命中的伯樂出現了,中央美院教版畫的王老師看了她的畫大加贊賞,夸獎她的畫具有教不出來的靈性。王老師一直鼓勵她,并且在她困難的時候買了她的兩幅畫,幫助她做宣傳,漸漸地她的作品得到了認可。
2000年,她第一次帶上自己的作品走出了國門,參加了法國藝術作品交流展。她的畫新穎、獨特,倍受青睞,吸引了不少國外收藏家的目光,他們紛紛購買她的作品用來收藏。
2008年版畫《愛情旋舞曲》被法國總統薩科齊收藏,作品中所表現的濃濃春意,促成了法國總統薩科齊的一樁婚事。她的油畫作品《假日的姐妹倆》被瑞典國王收藏。
2009年,她在北京的798廠藝術園區成立了自己的藝術中心,向世人展示自己的作品。美國駐華大使洪博培,到那里買走她好幾幅作品,掛在官邸迎接奧巴馬。她的300多幅油畫及4000多幅版畫、雕塑作品均被國內外收藏家收購。
這位畫家的名字叫郝麗。她經過多年臥薪嘗膽的努力,終于走向了成功。她靠自己頑強的拼搏,創作出一幅幅精美的傳世之作。被評論家貼切地喻為“火焰山上的精靈”。
其實在她心中,畫畫的最高境界是用手中的筆去描繪夢幻般的童話王國,去享受畫畫帶給人心靈的美感與愉悅,去溫暖和關愛更多的人。
她認定作畫就是她一輩子都要做的事情。她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說:只要全身心地去做一件事情,那么就離成功不遠了。